索引號 | 640300001/2021-00149 | 文號 | 吳政規發〔2021〕2號 | 生成日期 | 2021-08-10 |
---|---|---|---|---|---|
有效性 | 有效 | 發布機構 | 吳忠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 責任部門 | 吳忠市生態環境局 |
吳忠市人民政府關于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直各部門,各工(農)業園區管委會: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中發〔2018〕17號)《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員會關于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實施意見》(寧黨發〔2020〕17號)和《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通知》(寧政發〔2020〕37號)要求,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改善,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現就落實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以下簡稱“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要求,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重要講話精神,以落實“三線一單”為抓手,建立實施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促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爭當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排頭兵奠定堅實的生態環境基礎。
(二)基本原則。
——堅持生態優先。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深入貫徹落實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硬約束,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堅持分區管控。聚焦重點區域、流域、行業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分類施策、精準發力,根據區域生態環境屬性制定差異化的環境管控措施和生態環境準入要求。
——堅持動態更新。統籌區域發展戰略、國土空間規劃、生態保護紅線,銜接現有生態環境管理成果及經驗,按照經濟社會發展新形勢和生態環境保護新要求,對“三線一單”內容實施動態更新。
(三)主要目標。到2025年,全市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碳排放管控有力,羅山生態保護和修復明顯加快,生態系統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污染物排放總量明顯降低,資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基本完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升。到2035年,全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生態系統功能完善,主要污染物排放、能耗水耗明顯下降,基本實現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二、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及要求
(一)劃分環境管控單元。全市劃分優先保護、重點管控、一般管控共計三大類48個環境管控單元。優先保護單元是以生態環境保護為主的區域。主要涉及生態保護紅線、自然保護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環境空氣一類功能區等生態環境敏感區面積占比較高、以生態環境保護為主的區域。共25個,面積為7145.06平方公里,占全市總面積的42.6%。重點管控單元是水、大氣、土壤、自然資源等資源環境要素重點管控的區域。主要涉及人口密集的中心城區,5家市級及以上工業園區,以及重點開發的城鎮。共11個,面積為2709.70平方公里,面積占比為16.16%。一般管控單元除優先保護單元和重點管控單元之外的其他區域。共12個,面積為6911.28平方公里,占全市總面積的41.24%。
(二)制定生態環境準入清單。以劃定的分區環境管控單元為基礎,結合重點環境問題,從空間布局約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環境風險防控和資源開發效率等方面明確管控要求,建立“全市總體準入要求+環境管控單元準入清單”兩級生態環境準入清單體系。
(三)生態環境管控分區要求。優先保護單元以生態環境保護優先為原則,突出空間用途管控,依法禁止或限制大規模、高強度的開發建設活動,確保生態環境功能不降低。重點管控單元以優化空間和產業布局、強化底線約束為導向,突出污染物排放控制和環境風險防控,不斷提升資源利用效率,穩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一般管控單元以生態環境保護與適度開發相結合為主,落實區域生態環境保護的基本要求。
三、主要任務
(一)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直各部門在政策制定、規劃編制、資源開發、城鎮建設等方面,應將“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要求作為重要依據,融入決策和實施的全過程。充分發揮“三線一單”在“調結構、優布局”方面的基礎支撐作用,推動工業轉型升級和現代農業發展,構建綠色循環高效的工業體系,打造特色農業示范區,引導產業結構向高質量轉變,爭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排頭兵。
(二)規范開發建設活動。強化“三線一單”與規劃環評、建設項目環評的協調與聯系,將與“三線一單”的符合性作為規劃環評、重大建設項目環評的論證重點和審查依據。產業園區在規劃環境影響評價過程中應結合實際進一步細化所在環境管控單元的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經審查后作為園區項目準入依據。嚴格控制重點管控單元內新增高耗水、高耗能、高污染產能,禁止或嚴格限制優先保護單元內的大規模工業和城鎮開發建設。
(三)提升生態環境保護水平。將“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作為推進污染防治、生態保護、環境風險防控等工作的重要依據和生態環境監管的重點內容,強化“三線一單”成果在生態環境管理中的應用,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加快完善減少資源消耗、減少污染行為、減少廢氣排放措施,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守好改善生態環境生命線,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四)實施定期調整與動態更新。原則上每五年組織開展一次“三線一單”實施情況評估,市生態環境局依據評估情況編制更新調整方案,報請市人民政府審議發布。五年內,因全市發展戰略、區域生態環境質量目標等發生重大變化,以及生態保護紅線、自然保護地等依法依規調整的,由市生態環境局會同市直有關部門,按程序適時對“三線一單”數據及管控要求進行動態更新。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構建“政府組織、生態環境部門牽頭、相關部門參與、上下聯動”的實施工作機制,充分發揮市生態環境保護領導小組的統籌協調作用。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要認真落實主體責任,做好本區域“三線一單”的實施和監督管理工作。各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及時提供“三線一單”相關數據信息,并在職責范圍內做好實施應用。
(二)強化資金和技術支撐保障。市生態環境局負責組建長期穩定的專業技術團隊,進行技術支撐保障。市、縣兩級財政要將“三線一單”工作經費納入經常性財政支出,加大經費保障力度,形成落地應用、動態更新、跟蹤評估等長效工作機制,切實推動“三線一單”成果長期有效發揮作用。
(三)建立評估考核機制。市生態環境保護領導小組按照國家和自治區關于“三線一單”監督和評估相關要求,適時開展“三線一單”實施應用情況年度自查評估。將“三線一單”落實應用情況納入各縣(市、區)、工(農)業園區、市直相關部門年度生態環境保護目標考核任務,將考核評估結果作為地方領導干部生態環境離任審計、績效考核等方面的依據。
(四)加強宣傳培訓。各縣(市、區)、工(農)業園區要依據本地區(園區)管理需求與工作推進情況,采取靈活多樣形式,開展廣泛宣傳和培訓,推廣“三線一單”應用經驗。市生態環境保護領導小組要及時將“三線一單”成果應用考核評估結果向社會公開,擴大公眾宣傳和監督范圍,推動“三線一單”齊抓共管。
本實施意見自2021年9月3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6年9月3日。
附件:1、吳忠市各縣(市、區)環境管控單元匯總表
?????? 2、吳忠市“三線一單”文本
?????? 3、吳忠市生態環境準入清單
??
??吳忠市人民政府????????
??2021年8月3日????????